前段时间,和一些酒店投资人聊了聊,发现他们对于西南、西北市场的关注度有了显著提升。
“前两年我们在成都投了一家酒店,效益很不错,最近我几乎一个月有一半时间待在四川、重庆、云南那一带,找物业、看项目,想着抓紧再投几家。”在某次和一位常驻浙江的投资人闲聊的时候,他提到了对西南酒店市场的热切关注。
在他看来,东部沿海酒店市场的竞争已经太过激烈,内陆市场仍极具潜力,比如川渝的经济和旅游资源很好,云南酒店业态升级是未来发展重中之重,贵州、广西的酒店投资机遇正在显现,西藏市场的品牌化趋势显著……
看起来,新的投资机会正在出现,但对于未知的投资市场,投资人更在乎的,是要“投得稳”“投得好”。
我们通常所说的西部区域,涵盖了中国西部的陕、甘、宁、青、新、川、藏、渝、贵、滇、桂等区域,这一片广袤地区,凭借“低开发密度、高文化浓度、强消费热度”的稀缺属性,正成为酒店投资的新热土。
西部地区旅游市场持久的高热度为当地注入巨大客流量,并推动酒店市场发展。根据浩华《2024年中国大陆地区中档及以上品牌酒店签约报告》,目的地酒店签约增势强劲,西南和西北签约量领跑市场。仲量联行报告也表明,未来五年中国内地酒店供给,以成都、重庆、西安等城市为代表的华西地区酒店客房增速较快。
优势背后,投资B面同样不容忽视。
不少投资人都提到,对于西部区域的另一个感受是,潜力虽大,痛点也多,让人想动不敢动——单店想串联周边文旅资源太难,难以实现性价比;下沉市场找个好物业不难,但缺资源、缺运营,客流根本起不来……
不止西部地区,放眼到全国,每个投资市场也都有类似的“B面”。
这些痛点的共性,其实指向一个核心问题:当酒店从“单一住宿”转向“体验经济”,酒店投资的“单打独斗”早已难以应对市场需求。此时,能否找到一个能整合资源、搭建生态、提供支撑的平台,成为破局的关键。
去年7月,锦江推出了“跟着锦江游中国”IP,其核心思路就是将“酒店+旅游资源”深度绑定,通过IP的资源整合能力和运营支持,弥补单店在资源、客流、运营上的短板。
截至今年6月底,“跟着锦江游中国”IP已在全国各地量身定制有20条精品旅游线路和25套“酒店+”的一价全包产品,在带动区域旅游发展的同时,也进一步提升了酒店投资价值。
富通优配-第一配资门户-上海配资炒股-可转债配资业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