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家楼下菜市场那些便宜到离谱的东西,真的敢放心买吗?
前几天我去买菜,看见一大爷拿着2块钱一斤的红薯粉条犹豫半天,旁边摊主拍着胸脯保证:“大爷您放心,这都是农家自产的好东西!”我当时就想,这年头红薯淀粉批发价都8000一吨了,2块钱能买到真货?
话说回来,咱老百姓买菜确实不容易。这几年物价蹭蹭往上涨,工资却跟蜗牛爬似的,能省一分是一分。可问题是,有些便宜真的不能贪。
山东某淀粉厂的技术员悄悄告诉我一个内幕:木薯淀粉批发价每吨还不到4000块,可红薯淀粉呢?8000起步!你说说,那些2块钱一斤的“红薯粉条”,能是真的吗?
更气人的是,这些黑心商家为了增重,往木薯粉里掺明矾。你想想,明矾那玩意儿本来就对身体不好,煮出来的粉条嚼着跟塑料似的,哪还有半点红薯的味道?
我一朋友就上过这个当,买了一大包便宜粉条回家,煮了半天煮不烂,嚼起来硬邦邦的。后来才知道,真要吃粉条,还不如去超市买那种5块钱一包的龙口粉丝,起码人家包装上印着食品许可证号呢。
说到假货,蜂蜜的水更深。去年有个地方查出来一个假蜂蜜作坊,你猜怎么着?就是糖浆兑色素,一天能产2吨!
我去,2吨啊!这得糊弄多少人?更绝的是,这些假蜂蜜流到菜市场后,摊主还敢指着蜂巢发誓说是“现割现卖”。演技真是没得说,奥斯卡都欠他们一个小金人。
不过最让人防不胜防的,还得说是散装海蜇丝。
福建某水产批发市场的档主私下透露,现在市面上九成“海蜇丝”都是海藻酸钠泡出来的。听着就恶心,对吧?
真海蜇含水量超过95%,必须用明矾脱水才能保存。可国家早就限制明矾添加量了,黑作坊哪管这些?他们泡出来的假货,铝含量超标十几倍!
去年杭州有个老人,连着吃了3个月假海蜇,体检时查出重金属中毒。你说这得多冤?本来想补补身体,结果把自己给毒了。
说起来,那些挂着“农家自产”招牌的菜摊更得小心。
我认识一哥们在江苏跑蔬菜运输,他告诉我,他们凌晨3点就往城里送菜,天亮前菜贩子把成筐的西兰花倒进沾着泥巴的竹篓里,摇身一变就成了“刚摘的有机菜”。
这套路玩得真是溜啊!你要真想买到农户直销的菜,得看菜叶子边缘有没有虫咬的锯齿状缺口。那些叶片完整得跟塑料花似的,多半是大棚里农药没少打的。
至于土鸡蛋的骗局,央视早就曝光过了。
河北某养鸡场的操作更是让人无语,把普通鸡蛋涂上粪污,装进定制竹篮当土鸡蛋卖,价格翻3倍照样抢手。
可笑的是,中国农科院检测过,土鸡蛋的蛋白质含量和普通鸡蛋差异不到1%,维生素E反倒少了0.3毫克。你说这冤枉钱花得值吗?还不如省下钱多买半斤排骨呢。
我有个在市场监管所工作的朋友,有次喝多了跟我吐真言:菜市场抽检每月就那几次,摊贩们早就摸清规律了。人家该卖假货照样卖,只是抽检那几天收敛点。
这就是现实,道高一尺魔高一丈。
话说回来,咱们普通老百姓也不是没办法防范。买粉条的时候,认准包装上的SC编码;买蜂蜜只挑有检测报告的瓶装货;海蜇买回来先用醋泡半小时,能析出白色沉淀的赶紧扔掉。
还有个土办法,买菜的时候别光看价格,太便宜的肯定有猫腻。你想想,人家种菜、养殖、运输都要成本,凭啥卖得比成本价还低?
我一个在菜市场卖了20年菜的老板娘说得好:“便宜没好货,好货不便宜,这话放哪都是真理。”
当然了,我也理解大家的难处。现在生活压力大,能省一点是一点。可问题是,省钱不能省在健康上啊!
你想想,万一吃出个好歹来,医药费可比那点省下来的菜钱多多了。就像那个吃假海蜇中毒的老人,治疗费花了好几万,这账怎么算都不划算。
再说了,现在超市里的东西也不是贵得离谱,很多时候和菜市场差不了多少钱。起码人家有正规渠道,出了问题还能找得到人。
我觉得,买菜这事儿其实挺简单的:别贪便宜,别轻信表演式营销,该花的钱得花,该省的心别省。
毕竟,菜篮子里省下的每一分钱,都不该是拿健康换来的。
说了这么多,你们平时买菜都遇到过哪些坑?有没有被那些“农家自产”、“纯天然”的招牌忽悠过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经历,大家互相提个醒!
富通优配-第一配资门户-上海配资炒股-可转债配资业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