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七月这名字,常看央视的估计都有印象吧?当年在台里,那可不是小透明啊。
你想啊,能被喊成 “小董卿”,这分量能轻吗?董卿啥级别?主持界的标杆啊。能被这么叫,说明李七月是真有料 —— 长的端庄大气,台风稳得没话说,最牛的是那共情力,看她主持节目,你不自觉就跟着她的情绪走。
她在央视那几年,真不是混出来的。没那些 “裙子开会” 的八卦,也不是靠剧本拿奖,就是实打实一步步拼上来的。主持人大赛上,董卿都亲口夸她:“这姑娘身上有种让人感同身受的劲儿。” 那届比赛,她的表现稳稳进前三,这可不是吹的。
可就这么个眼看着要在央视冲 C 位的主持人,突然就没影了。
整整九个月啊,一点消息都没有。上回大家见着她,还是 2024 年 11 月录《风物出圈记》,那节目虽说不算大爆款,但也是央视拿得出手的牌子。谁能想到,这之后她就跟人间蒸发了似的。
你说邪门不邪门?这又不是十八线小主持,这是央视重点捧的文艺咖啊。她一消失,怎么可能没人注意?
网上猜啥的都有,有人说她是不是犯啥事了,也有人说肯定是跳槽去了更好的地方。但这些都没影儿,她自己也从没出来说过一句。
直到最近,她总算露面了。
但你猜她在哪儿?不在黄金档,不在《朗读者》,更不是春晚舞台。她去了农业频道,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节目里。
网友们都懵了,这是咋回事啊?就算要找退路,这也太…… 让人想不通了吧?
前几天,她在社交平台发了段视频。镜头里,她坐在木桌子前,身后就是绿油油的田地,语气慢慢的,跟大家说自己最近的工作,还有爷爷留下的那本 “成长笔记”。
那画风,跟以前完全俩样。
以前在台上,妆容精致,形象管理得一丝不苟,说话也是标准的舞台腔。现在呢?素面朝天,说话节奏慢了好多,神情也柔和了,看着就像个 “乡村文化推广员”。
最让人感慨的是她的样子,是真变了。以前舞台灯一打,眼神能牢牢抓住镜头,那股 “小董卿” 的劲儿特足。现在呢?眉眼间多了点疲惫,但也多了好多真实。
有网友说,“她咋变得像李思思了?”
这话听着有点扎心,但仔细想想,还真像。李思思大家都知道,春晚常客,典型的国泰民安脸,北大高材生,主持功力没话说。可她也是在最火的时候退了央视,后来出来做育儿博主,搞直播带货。没糊,但也彻底离开中心舞台了。
李七月现在这条路,看着就像李思思的翻版。
央视这地方,说起来像个神坛,但神坛上的位置就那么几个,不是谁都能一直站着的。李七月的履历多漂亮啊:中国传媒大学毕业,地方台实习经验扎实,主持人大赛获奖,文艺频道重点培养,还主持过《等着我》这种重量级情感节目。每一步都走得稳稳的,都是往王牌主持人的方向冲。
可现实就是这样,哪怕你台词功底再好,再上镜,稿子写得再棒,也可能突然就被调走,被雪藏,被替代。央视这地方,有时候拼的不是谁更厉害,而是谁更稳,谁更听话,谁不惹事。
圈内人对这种事估计都习惯了,但咱们观众看着就觉得挺突然的。
其实啊,现在的行业规则早变了。以前主持人靠稿子、靠台词、靠台型吃饭,现在不一样了,得有内容,得接地气,得有真情实感才行。
李七月不是那种会在直播间里喊 “3、2、1 上链接” 的人,但她现在也开始做社交账号了。主动跟大家分享生活,读爷爷的日记,拍农村的风景,甚至不怕镜头里自己不完美的样子。说白了,她这是在给自己找出路啊。
她肯定也明白,想成下一个董卿,太难了,这条路基本走不通了。但学学李思思,做个 “李七月版本的李思思”,说不定还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你看现在的她,不发精修图了,也不刻意装国风仙女了。这不是说她不好了,反而是更真实了。
有人觉得她这是沦落了,也有人说她这是清醒了。其实啊,换个角度看,她只是把舞台换了个地方。以前是对着万千观众,现在可能就是一个人对着手机;以前手里是话筒,现在可能就是一部手机。
但她的内容没断,那份初心也还在。就算现在在农业频道,讲的是乡村振兴,不是春晚贺词,可她的表达力,她的共情力,还是在线的啊。
她不是掉下来了,只是转了个弯。央视不需要她当那盏聚光灯了,她就去田间地头做一束小光,不也挺好的吗?
能发光的地方,从来都不止春晚舞台这一个。能走到最后的,也不一定是一开始跑得最快的。
李七月的故事,其实也在告诉我们,生活再难,只要不躺平,总能在别的地方找到自己的位置,继续发热。哪怕那条路上全是泥土,说不定也能走出不一样的风景呢?
你觉得她这步棋走得咋样?是可惜了,还是另有出路?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。
富通优配-第一配资门户-上海配资炒股-可转债配资业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